在黄河东岸的山西省临猗县,这片盛产水果的沃土上,200亩桃树种植示范基地里枝繁叶茂、硕果盈枝。山西省临猗润生家庭农场创始人邢朋朋,怀揣着对农业的赤诚与创新精神,紧跟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步伐,以推广桃果高新品种和高效种植管理技术为核心,构建起“品种培育+标准种植+品牌销售”的产销一体化体系,在助力果农增产增收的道路上书写着现代农业发展的新篇章。
临猗县作为山西水果主产区,享有“中国苹果之乡”“中国鲜枣之乡”的美誉,果树种植是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。然而,前些年当地桃树种植普遍面临品种老化、管理粗放、产销脱节等问题,导致果农种植效益不佳。临猗润生家庭农场创始人邢朋朋敏锐察觉到现代农业的发展机遇,响应国家“大力发展家庭农场”的政策号召,创办润生家庭农场,立志通过科技创新改变传统种植模式。

“国家对家庭农场、种植示范基地的扶持政策,是我们敢闯敢干的底气。”邢朋朋介绍,在政策指引下,农场聚焦桃果高新品种引进与培育,经过多次考察筛选,成功引入枣蜜桃等优质品种——该品种作为高糖桃系列的优化衍生品种,兼具丰产性强、省工省力、口感突出、硬度好、耐储运等优势,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糖量高达20%-30%,商品果率可达95%以上,非常适合规模化种植和市场化运作。为适配本地气候土壤条件,农场还与农业科研院所合作,对引进品种进行本土化改良,培育出更具抗逆性的专属优良品种,填补了当地中高端桃果市场的空白。
科技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。润生家庭农场以200亩示范基地为载体,全面推行高效种植管理技术,破解传统种植难题。针对土壤板结、养分失衡等问题,农场采用深翻松土结合增施有机肥的改良方案,每亩施入腐熟农家有机肥3000-5000公斤,并推行测土配方施肥,精准搭配氮、磷、钾及中微量元素比例,让土壤肥力持续提升 。在水分管理上,搭建滴灌节水灌溉系统,配合修建主副排水沟渠,实现“旱能浇、涝能排”,既满足桃树生长关键期水分需求,又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。
整形修剪与病虫害防治是提升桃果品质的关键环节。农场采用中密植Y形两大主枝开心树形培育,通过冬季疏枝、夏季摘心等科学修剪措施,改善树冠通风透光条件,促进结果枝组形成 。病虫害防治方面,坚持“绿色防控”理念,运用黑光灯诱杀、糖醋液诱捕等物理方法,搭配释放赤眼蜂等生物防治手段,减少化学农药使用,确保果实农药残留达标。一系列标准化管理技术的应用,使基地桃子亩产稳定在2500-3500公斤,较传统种植模式增产30%以上,优质果率提升至90%。

为让先进技术惠及更多果农,农场搭建起“示范基地+技术培训+上门指导”的推广体系。依托国家“新型职业农民培育”政策,每年组织技术培训20余场、现场观摩15余次,覆盖周边农户600余人次,免费传授土壤改良、花果管理、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核心技术。针对缺乏种植经验的农户,农场提供“一对一”托管服务,从苗木选择到果实采收全程跟踪指导,累计辐射带动周边300余户果农改良桃园2000余亩,户均年增收1.2万元。“跟着润生农场学技术、种新品种,现在我家5亩桃园年收入比以前翻了一番!”永济市青苔庄果农张兆明的喜悦溢于言表。
在产销一体化建设中,政策红利持续释放。借助国家“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”“冷链物流扶持”等政策支持,农场投入资金建设保鲜冷库和分拣包装车间,延长桃果保鲜期至30天以上,解决了鲜果储存难题。同时,注册“晋润生”品牌,构建起“线上+线下”多元化销售网络:线上入驻京东、抖音等电商平台,通过直播带货、社群营销扩大市场覆盖面,2024年线上销售额占比达40%;线下与大型商超、水果连锁品牌签订长期供货协议,建立稳定销售渠道。此外,农场还探索“采摘体验+文创礼盒”模式,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消费场景,提升产品附加值,让桃果售价较普通品种高出30%-50%。

如今的润生家庭农场,已成为山西省家庭农场发展的典范,先后获得“省级示范家庭农场”“桃果种植技术推广先进单位”等荣誉。邢朋朋表示,农场的发展离不开国家乡村振兴、农业产业扶持等一系列好政策的加持。下一步,将继续依托政策红利,扩大示范基地规模,计划新增种植面积100亩,建设桃果深加工生产线,开发桃汁、果干等产品,延伸产业链条。同时,深化与科研院校的合作,培育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桃果新品种,完善“技术共享、品牌共建、利益共沾”的联农带农机制,带动更多果农参与到现代农业发展中来,让“小桃子”成为乡村振兴的“大产业”。
从政策扶持到科技赋能,从品种创新到产销融合,山西省临猗润生家庭农场在邢朋朋的带领下,走出了一条“政策引路、科技兴农、品牌强农、联农富农”的高质量发展道路。未来,随着国家农业支持政策的持续发力,这片200亩的示范基地必将绽放更大活力,为推动区域水果产业升级、助力农民增收致富、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注入更强劲的动力。
